電視廣告,不得不愛
2018-10-16
近日,一篇專業研討文章在網上引發討論。文章顯現,美國《ADWEEK》在3月7日發布最新研討報告,結果發現,在電視上減少投放將招致品牌銷量下滑。這份報告隨機抽取了15個在2013-2014年減少了電視廣告投放的品牌停止剖析顯現,其中11個品牌的電視廣告費用每少花1美圓,他們的銷售額就會減少3美圓。
雖說互聯網廣告、數字廣告勢不可當,繁榮生長。但綜觀整個市場,電視依然占領著廣告的重要份額。從《2016年廣告主營銷趨向調查報告》中可見廣告主們對電視廣告的不離不棄。在2013-2015年實踐運用的媒介選擇中,電視不斷有著較高的被選擇比例。即便在新媒體廣告快速開展的2015年,仍然有86%的廣告主運用了電視。而對2016年的媒介費用分配調查顯現,電視媒體仍是廣告主破費最高的重要媒體,被訪企業中電視占整體營銷預算的均勻比例為37%,以至高于PC互聯網與挪動互聯網的分配比例總和。
廣告主的選擇與他們對電視位置的認同親密相關。65%的被訪企業以為,電視依然是2016年最重要的媒體。這既闡明電視在廣告主心目中的重要位置,也反映出電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媒體市場的重要成員。就像是蘿卜白菜,各有所愛,或許并不是一切的廣告主都認同對電視的肯定。但在數據中能夠發現一個重要的事實——成熟品類更愛電視廣告。《2016年廣告主營銷趨向調查報告》顯現,快消品、醫藥類企業在2016年營銷預算中分別將49%、54%的比例分配給了電視。
這種分配戰略契合這兩個行業的傳播需求。快消品、藥品都是廣告市場中的相對成熟品類,縱使有品牌的新進與退出,但是品類的整體市場需求是穩定的,是消費者生活中不可短少、必需購置的品類。鑒于此,這個行業的傳播動身點,更多的是穩定品牌形象、穩定市場份額。
同樣是基于這樣的市場需求,這類行業也更多的是需求停止全國范圍的營銷傳播。而電視具有的高掩蓋與高公信力,則成為這些行業廣告主看重的要素。他們愿意運用電視廣告停止全國輻射,也等待應用電視的公信力為品牌背書。正所謂術業有專攻。不同類型的媒介在廣告主的眼中,有不同的優勢和作用。
電視相關于其他的媒體,在提升品牌形象方面的優勢尤為明顯。這與電視媒體的傳播特性有關。音效與畫面并存,而且能夠與前后節目相照應,可以快速攻占受眾的留意力,進而為品牌聯想提供了空間。人們能夠由于一個創意、一句廣告語、一幀畫面,快速聯想到某個品牌。
而電視獨有的客廳媒體位置,也適用于家庭消費類產品的傳播,更能惹起需求型消費者和決策型消費者的共鳴。例如在春節期間,消費者更多的回歸家庭,一些廣告主在加大春節期間的電視廣告投入,等待可以經過這一節點在全國范圍構成品牌形象宣傳。金星啤酒在2015年春節期間,省級衛視中僅選擇了本地的河南衛視,而在2016年春節,增加了云南衛視、陜西衛視做更廣的掩蓋配合,力圖進一步推行品牌。
總之,電視作為高質量的傳播平臺,見證了一批批品牌的形象樹立過程,也協助更多的品牌有效的維護了本身的品牌形象。我們有理由置信,電視廣告仍將是廣告市場的中堅力氣。當然,隨著媒介生態的開展,電視媒體也必將交融新媒體要素,為廣告主提供更好的傳播效勞。